1. 一种牡丹芍药杂交育种授粉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柱头弯曲蘸粉法按下述步骤操 作:

方法/步骤
-
1
a. 按照育种目标选择性状优良、生长健壮、柱头发育良好的母本和具有母本需要改良 的性状且花粉活力高、散粉量大的父本;
b. 母本人工去雄选择生长健壮,发育良好的母株,在花初开前进行人工去雄;去雄后 将花瓣复原,及时套上硫酸纸袋,防止非目的花粉传入;
c. 花粉采集选择适宜的父本植株,在花蕾初开前,用镊子取出花粉,放在纸上,自然晾干,使花粉散落于纸上备用;
-
2
d. 人工授粉母本植株去雄后套袋,第2 ~ 3 天进行授粉,授粉方法采用柱头弯曲蘸粉法:取下硫酸纸袋,不用授粉工具,将花头略作弯曲后直接用成熟的柱头轻蘸放在纸上散开的花粉,直到花粉沾满柱头;
e. 套袋和标记授粉后,立即封好套袋并注明杂交组合,授粉1 周后去掉硫酸纸袋;
f. 采收播种待8 月中下旬种子成熟后,按不同的杂交组合采收,及时阴干并剥出种子,立即播种到河沙中,2 年后移植到大田,播种5 ~ 6 年后陆续开花。
-
3
2. 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牡丹芍药杂交育种授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 中所述的去雄方法为:选择母株上发育良好的花蕾,剥开萼片和花瓣,用镊子轻轻将花药取出,不伤及柱头,花药保持干净。
3. 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牡丹芍药杂交育种授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授粉可进行重复授粉。 一种牡丹芍药杂交育种授粉方法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植物杂交育种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牡丹芍药杂交育种授粉方法。
END
方法/步骤2
-
1
背景技术
人工杂交育种是改良植物遗传特性,培育新品种或新类型的重要途径,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打破物种间的界限,促使不同物种间的基因交流,从而形成新物种。国内外从事
牡丹芍药研究及生产的人员已进行了百年以上的人工杂交育种,培育出了大量的新品种。
但由于对牡丹芍药性状遗传变异规律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人工育种实践带有盲目性,同时,传统的授粉方法多为用毛笔或棉签等工具蘸取父本的花粉,涂抹在母本的柱头上,授粉 过程中存在花粉易混杂、柱头易损伤等问题,工作效率较低。
-
2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牡丹芍药杂交育种授粉方法,克服传统的授粉方法在授粉过程中存在的花粉易混杂、柱头易损伤,工作效率较低等问题,通过选择合适的亲本、适时人工去雄、采用简单易行的方法适时人工授粉等获得更多的杂种后代,加快 牡丹芍药定向杂交育种的进程。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解决其技术问题:
a. 按照育种目标选择优良性状、生长健壮、柱头发育良好的母本和具有母本需要
改良的性状且花粉活力高、散粉量大的父本;
b. 母本人工去雄选择生长健壮,发育良好的母本,在花初开前进行人工去雄;去雄后将花瓣复原,及时套上硫酸纸袋,防止非目的花粉传入;
c. 花粉采集选择适宜的父本植株,在花初开前,用镊子取出花粉,放在纸上,自然晾干,使花粉散落于纸上备用;
d. 人工授粉母本植株去雄后套袋,第2 ~ 3 天进行授粉,授粉方法采用柱头弯曲蘸粉法:取下硫酸纸袋,不用授粉工具,将花头略作弯曲后直接用成熟的柱头轻蘸放在纸上散开的花粉,直到花粉沾满柱头;
e. 套袋和标记授粉后,立即封好套袋并注明杂交组合,授粉一周后去掉硫酸纸 袋;
f. 采收播种待8 月中下旬种子成熟后,按不同的杂交组合采收,及时阴干并剥出 种子,立即播种到河沙中,2 年后移植到大田,一般播种5 ~ 6 年后陆续开花。
-
3
上述步骤b 中所述的去雄方法为:选择母株上发育良好的花蕾,剥开萼片和花瓣, 用镊子轻轻将花药取出,不伤及柱头,花药保持干净。
本发明通过选择合适的亲本、适时人工去雄、采用简单易行的方法适时人工授粉等获得更多的杂种后代,加快牡丹定向杂交育种进程。在牡丹杂交育种工作中采用的“柱头弯曲蘸粉法”既克服了授粉时花粉易混杂的问题;同时避免了授粉时授粉工具对柱头的机 械损伤;并可节约大量的花粉,保证了父本花粉的纯洁性,提高了杂交尤其是远缘杂交结率。该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推广,能极大地提高与牡丹芍药相似植物育种行业的工作效率。
END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