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清塘产品使用过后,池塘一般会有一定“药物残留”,中询生物微生物研发技术经验,一旦池塘放虾后出现伤亡现象。建议放虾前1~2天使用解毒100彻底解毒,保证安全的水体,为育苗打好基础。

方法/步骤
-
1
抱卵虾下塘后,每天检查是否孵化出苗,以便及时补充虾苗适口饵料,并且观察水体肥度,定期补肥稳定藻相,减少水变对虾苗造成应激,影响存活。
-
2
刚孵化的虾苗对营养的需求量较高,如果饵料不足,会直接影响到虾苗生长甚至存活。此时虾苗处于浮游状态,主要饵料来源于水体中悬浮的饵料,在出苗后每天投喂悬浮性好的开口料补充虾苗饵料,强化营养,有助于提高虾苗“翻身率”。
-
3
虾苗孵出后到“翻身”,也就是溞状幼体到糠虾阶段要8~10天,在这短期内虾苗至少要蜕壳8~9次,此阶段虾苗对水体中钙的需求较高,一般建议4~5天补充复合有机钙一次,提高蜕壳后虾苗体质及快速硬壳。
-
4
虾苗“翻身”后的糠虾阶段,开始投喂破碎料,此时要在投喂基础上,逐步转为破碎料,减少对虾苗消化系统的负担。
-
5
投喂颗粒料开始,配合投喂,促进消化吸收、补充微量元素促进生长,减少消化系统的疾病,同时属于生态饲料,能够减少饲料成本,达到稳水、调水效果。
-
6
虾苗“翻身”后,注意消毒控菌,减少苗期出现腐壳、肌肉白浊(弧菌感染),此时虾苗处于生长较快时期,慎用刺激性大的碘制剂,建议使用无刺激、不坏水的生态消毒剂 中询生物蛭弧菌 控菌防病。
END
注意事项
-
一般池塘经过上水消毒后,池塘微生物(藻类、菌类)缺乏,水体较“瘦”,此时池塘水质指标变化较大,如直接放虾会导致应激较大或出现伤亡。在放“亲虾”前3~5天建议使用可溶性全价肥进行肥水、培藻,补充水体营养,减小放虾后应激。
-
肥水后放对虾的同时要定期(5~7天)适量补肥,保持池塘肥度,因为部分对虾卵成熟的好,下塘后可能孵化出苗,水体保持肥度,虾苗孵化后成功率高。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展开阅读全部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