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接种知识大科普

2022年9月22日 20点热度 0人点赞

问题疫苗的出现再次引起了人们的恐慌,关于接种疫苗的安全问题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对于一些新晋萌爸萌妈们来说,在带宝宝去注射之前,到底应该了解哪些知识?怎么辨别正规疫苗?这篇经验希望能够帮到你

方法/步骤

  1. 1

    我国疫苗的分类有哪些?

           目前,我国将疫苗分为两类,也就是一类和二类疫苗。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定义,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目前,这类疫苗以儿童常规免疫疫苗为主,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减毒活疫苗、百白破疫苗等等。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比如水痘疫苗、流感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等等。

  2. 2

    一类疫苗是国家规定必打并且免费提供的疫苗,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千万不要因为恐慌随意放弃为孩子接种。市民如要接种二类疫苗,一定要选择有资质的正规接种机构接种,而不要图便宜轻信无资质的诊所和个人。

  3. 3

    如何选择疫苗注射地点?

           我国对于疫苗接种点都有资质认证,需要经过县一级行政部门批准并由各级卫生主管部门监管。家长在带儿童接种疫苗时最好到提供疫苗常规服务的接种单位接种;如果是接种二类疫苗,则可以要求接种方提供疫苗的相关凭证和批号信息等。一般来说,宝宝出生后办理的预防接种证上都有需要接种疫苗的名称、接种时间等信息。同时,也可登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的网站、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或到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预防接种单位咨询。

  4. 4

    注射疫苗之前和之后家长还应注意什么?

           给孩子打疫苗之前一定要向接种医生如实告知孩子的健康状况,不管是良好的健康状况还是差的健康状况。比如孩子是否发烧,或者接种前几天吃了什么、有没有服过药等,这些情况都应该告诉医生,以便于医生判断孩子能否打疫苗,保证安全。

  5. 5

      疫苗接种完之后,家长还得注意观察。在接种门诊刚接种完之后的30分钟的观察是非常重要的,这时有医生帮助观察,但是家长也得注意。这30分钟内主要是为了防范急性的过敏性反应,虽然发生率很低,但是一旦发生,需要采取防范措施。即使接种30分钟之内没有什么问题,回家之后家长也需要关注孩子的一些表现,一旦有什么情况,及时向接种医生或疾控部门进行咨询,出现问题要及时就诊,以保证孩子的健康。当然,这种情况都是很少发生的。

    END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作者声明:本篇经验系本人依照真实经历原创,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展开阅读全部

laozhao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