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缓解孩子多动行为

2022年5月9日 26点热度 0人点赞

孩子在幼年时会有很多多动的行为,这些行为让老师同学比较反感,也让家长较为难堪,甚至孩子也会陷入消沉。多动的习惯有很多成因,而调整起来也有许多办法,只需要坚持,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工具/原料

  • 玩具、运动器械。

方法/步骤

  1. 1

    多动行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多次出现或持续发生,这是一种神经发育不协调的表现,也是受迫性神经运动的表现。

  2. 2

    多动的年龄以3-7岁为多,7岁后部分自行缓解,到青春期结束,但有少部分孩子会一直保持,形成习惯或病变。

  3. 3

    所以对待孩子多动的行为,应当早发现早面对,积极寻求缓解和纠正的办法。

  4. 4

    观察和判断孩子是如何从正常到多动的,这很重要,即可了解其心理成因,又可了解生理成因,便于对症下药。

  5. 5

    孩子多动习惯在生理方面的诱因有高烧、创伤、协调性发育不足、微量元素不足等。

  6. 6

    而心理诱因则有惊吓、缺乏安全感、家庭的爱的缺失、被关注的欲望、多重人格等。

  7. 7

    有多动行为的孩子通常还伴随有易怒、记忆力差、控制力差、身体协调性差、模仿能力低下、学习能力低下和语言能力低下等问题。

  8. 8

    在生理上应循序渐进调整孩子的行为,且应采用多种方式,避免行为改善的反复。

  9. 9

    在调整初期应增加孩子的各方面运动量,锻炼孩子的协调性,尤其是全身运动,如跑步、游泳等。

  10. 10

    还应逐步增加微操作的锻炼,比如拼图、搭积木、电子游戏等,起初孩子没有耐心,要先寻找孩子喜欢的方式,再通过这种方式逐步提高孩子的耐心程度。

  11. 11

    要注重户外运动的丰富性和协调性,比如可以随孩子的意玩一些攀爬或者竞技类游戏,还可以在一些运动器械上进行玩耍。

  12. 12

    针对于孩子的心理建设,要侧重于耐心和维护,孩子有时会因为自身好动的习惯对有些事变的不耐烦,可以先让孩子停手,过一会再做,或者帮助孩子一起,让孩子有心理依靠。

  13. 13

    如果孩子曾经在某些方面受过惊吓、诘责、打骂,导致有抵触心理,可先不进行那方面的事物,但可以陪孩子聊聊天,回溯场景,解开心结。

  14. 14

    如果孩子处于哭闹中,尝试拥抱孩子,给他哼一首静静的歌,在他耳边轻轻的念一首小诗,或者把记忆中的美好时光讲出来,声音要轻柔。

  15. 15

    在逐步调整过程中还应注意孩子各方面营养是否跟的上,尤其是钙铁锌硒、维生素和其他微量元素,适当进行补充有助于更好的恢复。

  16. 16

    家长需要坚持,有时候孩子可能并不愿意按照家长的意识去改变,家长可以设置奖励或者寻找孩子喜欢的运动方式来进行。

    END

注意事项

  • 注意运动不要过量,避免出现运动损伤。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作者声明:本篇经验系本人依照真实经历原创,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展开阅读全部

laozhao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