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起源于京派文化,它在清代主要是旗人所穿之袍,由于现代“旗袍”这个词专指女装,所以又可以说旗袍起源于旗女所穿之袍。辛亥革命之后,旗人大多都放弃了旗服,故而直到20世纪20年代,旗袍才重新在上海流行起来,由于上海一直崇尚海派的西式生活方式,以致后来出现了“改良旗袍”。改良旗袍引入西方元素、风格,比较与传统旗袍普及面更广泛,可以日常穿戴,但是,它的东方色彩的韵味就比较淡些了。
方法/步骤
-
1
画好纸样,剪下来
前片
-
2
后片
-
3
按照纸样裁布
-
4
裙片
-
5
袖子,领贴可以不用加
-
6
前片的小片向内折边,熨烫后走一道线
-
7
前后片缝合省,熨烫平整。
并且把前片小片和大片缝合。
划线处即缝合处。
-
8
熨烫好的前后省
-
9
前片后片缝合
缝合衣侧边时记得先把前片大的一片和小片缝合的地方包上边。
-
10
以袖山线为中点,左右7㎝左右粗缝。
拉上线,抽出一点点褶子。
和衣片缝合。
-
11
裙片锁边,缝合裙片,把缝份倒向两边,熨烫
-
12
缝合上身和裙片。
先把裙片划线部位粗缝一圈,拉上线,抽出褶皱。
最后腰围尺寸和上身的腰围一样。
把褶皱分布均匀,腰侧缝两边褶子少一些。
和上身缝合。
-
13
上隐形拉链,记得先熨烫拉链。
-
14
缝合好
-
15
制作包边条。
把用来包边的布料减一块正方形,25*25。
按对角线方向斜裁成宽3.5cm的若干长条。
如图摆放。
-
16
从剪头所示的交界点开始,到另一边的交界点结束,缝合
-
17
两边向内折后熨烫,然后对折。
-
18
两边要相差一毫米。
-
19
短的一边先和衣服正面相对缝合,包住后再缝合另一边,在多出来的一毫米缝合,正面基本看不到线迹。
-
20
用另一件衣服的图片说明反面缝合时,针是紧靠着正面边缘缝合的。
-
21
制作做盘扣的带子,2.5㎝宽,三折,再对折缝住
-
22
制作盘扣
-
23
缝在合适的位置
-
24
完工,熨烫
END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