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缸的溪流怎么做

2022年11月10日 31点热度 0人点赞

原生溪流自制水陆缸制作详解

工具/原料

  • 器材:水泵 水管 小气管若干 气管分流接头
  • 滤材:植纤棉 黑色生化棉
  • 底床:陶粒 花卉土 细化妆沙
  • 其他:细菌屋 石头
  • 植物:蕨类 苔藓类阴性植物

方法/步骤

  1. 1

    出于成本的考虑,所以选择动手粘一个缸体

  2. 2

    这一步是吧生化棉切成想要造景的形状放在缸底,目的是防止接下来的石头刮到玻璃底,也是为了培养消化细菌;

  3. 3

    根据自己喜欢的格局摆好石头营造后边的空间,造型经过多次变化,改了又改,最后才变成最后成景的样子

  4. 4

    水泵用粗空生化棉绑住防止杂物杜塞,堆上一层陶瓷环用来生成消化系统构成生化区(用的都no1滤材,毕竟还是挺好的

  5. 5

    接着盖上一层植物纤维棉,阻挡上部分泥土颗粒掉进生化区;

  6. 6

    从水泵处引出管子连接到鱼缸的另一侧,营造水流效果,其中一个出水管留着引流到水泵区浇灌植物用;

  7. 7

    接着在植物纤维棉上放上陶粒层,利用疏松轻盈的特性来排水隔水;

  8. 8

    放水开始测试水流,看看水管是否堵塞折叠;

  9. 9

    放上底沙,摆几根木头看看样子,营造左高右低的效果,出水口用一块石头压住隐藏,这样就不会太难看了;

  10. 10

    在陶粒上边铺上一层水苔,可以观察到水苔中间还伸出来一条小水管,那是用来给水苔加湿的,这样水苔有足够的水分向上层将要扑上去的土壤供水,保持土壤湿度,而水苔的特性本身也是保湿;

  11. 11

    在水苔上边铺上土壤用来种植植物,并且提供肥力;

  12. 12

    可以看到石头上都长着品种各异的好看蕨类莫斯跟苔藓,采集植物也是有讲究的,苔藓莫斯不是全部挖完,一个地方挖一点,这样被挖的地方一段时间又能长回去,讲求可持续发展嘛,不做破坏性采摘;

  13. 13

    这些就是此行的战利品啦,有个小技巧就是采回去的植物需要用水苔包住缠上布喷湿就可以放上好长一段时间不死,这个真的是干货来的,很好使;

  14. 14

    期间采到一些有趣的小生物,溪蟹跟中国棱蜥,也一并带走了,棱蜥是中国的近危生物,现在已经在爬缸长大一倍了,并且在最近的一次野采中准备将其放归山林,有机会发个它的饲养帖分享经验。

  15. 15

    最后再适当的区域种上适当的植物,就完结散花了,水泵24小时开,光照一天6小时即可;

  16. 16

    运作一个多星期后放了物种——溪吻虾虎,分别是中山种与江门种,小家伙都开始抢地盘互吼了,虽然颜色比较淡,因为刚进缸里,大家将就看着先,小缸养小鱼,还是挺惬意

    END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展开阅读全部

laozhao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