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提示】
1.口算:包括“整十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一位小数加减法”四类。
2.竖式计算:包括“两位数乘两位数”和“小数加减法”两类。
3.两步混合运算:包括“乘法与加法(或减法)”、“除法与加法(或减法)的混合运算及“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三类。
4.数的大小比较:包括“小数的大小比较”、“同分母分数”及“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比较”。
方法/步骤
-
1
【知识点提示】
1.口算:包括“整十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一位小数加减法”四类。
2.竖式计算:包括“两位数乘两位数”和“小数加减法”两类。
3.两步混合运算:包括“乘法与加法(或减法)”、“除法与加法(或减法)的混合运算及“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三类。
4.数的大小比较:包括“小数的大小比较”、“同分母分数”及“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比较”。
【学习策略】
1.口算:坚持每天练习5分钟
第一,练习本学期所学的口算。
(见范例第一组)和以前学过的一些口算
(见范例第二组)。
第一组练习相对易错的是前三道乘法题,错误原因基本都是积的末尾要么多“0”,要么少“0”
像“30×50”这题,可以先让孩子数一数两个乘数的末尾合起共来有几个“0”,先在积的末尾写上同样个数的“0”。(30×50= 00);再把两个乘数“0”前面的数“3”和“5”相乘,得到的“15”写在两个“0”的前面就可以了(30×50=1500)。
第一组:
30×50= 30×56= 400×5= 0.2+0.8=
2.1-1.5= 4/5-1/5= 3/9+2/9=
第二组:
45+87= 131-37= 24×5=
3×29= 400÷8= ……
2.估算:审清题目要求,采用合适的估算方法
估算是新课程标准特别重视的、培养数感的好方法,但却是孩子学习的难点,也是家长辅导的“盲点”。
本册教材教学的估算主要是利用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进行的,有四种估算类型。
⑴估算乘积大约是几百、几千或几千几百。
92×29( ) 43×51( ) 29×68( )
这三题的类型各不相同,但估算方法是相同的,只要把两个乘数分别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看成整十数,再乘出结果就“OK”了。
⑵估算 83×59的积在哪两个数之间。
这道题是要估算乘积的范围,估算时不能简单地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而要采用俗称的“小估”和“大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小估”时,把“83”和“59”用“去尾法”分别看成80和50,乘积是4000,但实际结果一定大于4000;
“大估”时,把“83”和“59”都用“进一法”分别看成90和60,乘积是5400,但实际结果一定小于5400;因此83×59的乘积在4000和5400之间。
⑶估算72×32的积是( )位数。
把两个乘数用四舍五入法分别看成70和30,乘积是2100,因此积是四位数。
⑷估算哪些算式的乘积超过2400?在算式后面打“√”。
41×62( ) 29×78( )32×79( )
这三道题估算的结果都是2400,第一题是用“去尾法”估的,实际得数一定大于2400;
第二题是“进一法”估的,实际得数一定小于2400,但是第三题不易判断哦,把32看成30,乘积会少2个79;把79看成80,乘积会多32,两相抵消后,乘积比2400会多122(79×2-32=126)。
3.笔算:坚持每天练习
建议下面每种类型的题目每天只练一道,但计算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打※的题目要验算)
※45×28= (连续进位的乘法,建议采用交换乘数位置再乘一遍的方法验算)
30×78= (这是特例,要求竖式必须写成这样的形式)
※3.1-2.8= ※4.6+8.9= (这两题在列竖式时关键要把小数点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方法计算就可以了。)
4.混合运算:遵循运算顺序,细心计算。
17+3×20 250-150÷5 40+60÷5 360÷(5+4)
计算混合运算时必须看清运算符号,严格按照运算顺序来计算,同时不要在计算上出现看错数字,忘记进、退位等“低级”错误。
END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