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当中,指令dump是用于备份文件系统。
dump作为文件系统备份工具程序,可将目录或整个文件系统备份至用户指定设备,或者备份成一个大文件。
下面就介绍dump指令的参数以及用法。

工具/原料
-
linux系统
-
电脑
选项详解
-
1
dump指令带的选项有13项,一般而言常用到的就几项足够,但是下面我们也会对每项进行说明。
-
2
“-0123456789”备份层级是用来实现差异备份,有0~9共10个层级。
特殊的0是指完全备份,当我们备份一份数据时,第一次备份应该使用0层级,会把所有数据完全备份一次。
1~9 层级都是差异备份层级。完全备份后就可以使用1~9层级了,它会和前一个层级进行比较。
需要:只备份某个文件或不是分区的目录,只可以用0进行完全备份。
-
3
“-b”为指定区域的大小,需要注意的是大小单位是KB。
“-B”为指定备份指定备份卷册的区块数目。
-
4
-c修改备份磁带预设的密度与容量;
-d<密度>设置磁带的密度。单位为BPI(Bits Per Inch);
-s<磁带长度>备份磁带的长度,单位为英尺;
-
5
-w与-W类似,但仅显示需要备份的文件;
-W显示需要备份的文件及其最后一次备份的层级、时间与日期。
-
6
-n当备份工作需要管理员介入时,向所有“operator”群组中的使用者发出通知;
-T<日期>指定备份的时间与日期;
-u备份完毕后,在/etc/dumpdates中记录备份的文件系统、层级、日期与时间等;
-
7
-f<设备名称>指定备份设备;
-h<层级>当备份层级等于或大于指定的层级时,将不备份用户标示为“nodump”的文件;
END
参数
-
1
需要备份的文件、文件系统或者目录。
END
总结
-
1
dump指令的用法,实际常用的是以下几个选项,
1.层级“-0123456789”
2.设备名称“-f”
3.参数
4.记录信息“-u”
5.显示信息“-v”;
6.显示允备份等级及备份时间"-W";
END
注意事项
-
个人经验,仅供参考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