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犯罪侦查对信用卡持卡人身份甄别有哪些技法

2022年3月2日 32点热度 0人点赞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申请办理信用卡的门槛也在逐步放宽,为人们的生活消费提供很多便利。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信用卡持卡人的自我法律意识淡薄,以及不法分子为此钻技术漏洞、法律空子,对金融机构与银行业的利益带来不小的损失。那么公安经济犯罪侦查机关在侦办各类涉嫌恶意透支信用卡或是信用卡被盗刷的刑事案件时,又该如何着手展开调查呢?

       现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经济犯罪侦查对信用卡持卡人身份甄别的具体方法。

工具/原料

  • 办案批准手续
  • 人员身份信息
  • 警察证

方法/步骤

  1. 1

    其架构为:

    原始申请资料→社会关联信息→走访调查→笔迹及影像鉴别→银行催讨录音→数据库身份比对。

  2. 2

    原始申请资料

    到涉嫌恶意透支信用卡开户行,查询嫌疑人在申领透支信用卡时所填写信息以及所递交的材料,初步判断涉案信用卡持卡人是否存在与银行内部人员串通勾结的疑点。

  3. 3

    社会关联信息

    根据从银行金融机构所掌握到的持卡人申领信息,借助公安机关内部平台与金融、银行业机构、交管、不动产等单位的信息互联互通协作机制,查询持卡人的征信、消费、资金流等信息,以完善持卡人的社会信息维度和隐案或不易察觉的马脚,从而增加侦察取证的充分、完整性。

  4. 4

    走访调查

    根据收集掌握到的各类信息素,展开隐蔽走访与调研,逐一核实在银行、金融机构申领时所申报信息的真实性。

  5. 5

    笔迹及影像鉴别

    通过消费记录、消费小票签章、消费影像中所留下的笔迹、个人影像、身份信息进行人员同一性的鉴别与认定,排除是否存在有被恶意盗刷的可能,以及信用卡透支嫌疑人进行消费透支的规律与轨迹。

  6. 6

    银行催讨录音

    可调取银行、金融机构在进行语音催讨时的录音,来分析持卡人对近期进行透支消费的知情反映,以及对催讨时所呈现出的心理活动与主观方面的具体反映。

  7. 7

    数据库身份比对

    如果侦察陷入僵局后,不妨试一试对耳目、涉案、前科、在押、服刑、在逃等属性的人员数据库中进行比对与筛查,往往会有重大发现或突破性进展的机会。

    END

注意事项

  • 若能荣幸帮到您,劳您给予投票、点赞、分享;若未能解决您的问题,在此致歉,多提宝贵意见加以修改完善。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作者声明:本篇经验系本人依照真实经历原创,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展开阅读全部

laozhao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