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制度是单位管理机制和管理手段的运作,一项工作能够更好的运行,需要有流程、细则进行逐个完善;也需要对人、事、财、物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那么如何为单位制度好企业制度,这里分享一点小经验。
顾名思义,按照实际情况,制度是为工作服务的,是为了更便于工作,更能防范管理风险,不要为了编制度而定制度,能用到就行。

方法/步骤
-
1
明确权利,简便工作流程,先定岗位职责。
明确审批权限,什么领导审批什么工作,对什么工作任务把关,具体要先进行职责界定和岗位工作内容划定,要进行领导之间的分工,可以先出台《关于领导班子分工的决定》,这个文件要提前进行班子会议座谈。
-
2
以工作内容分工定好组织机构和部门。
根据公司业务和发展方向定好基调,根据公司目前开展的现状划分部分,将业务大块明确分类,比如:行政、财务、运营、战略发展等。
-
3
定制度,首先要定制度的目标。我们定制度的目的是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正式开始定制度,以用的着的制度为目的制定。是为了规范公司,防范公司的法律风险,快速高效的工作运行,使责任、权利、回报明确、清楚,为下一步工作进入流程化作好准备。也可以说为智能办公做好准备,现在的办公制度都是用一些智能的软件进行,而我们的企业也不能落后,毕竟是智能时代,而不是手工业时代了,什么都得提倡快速高效。
-
4
定制度,要确定定制度的领导,或者是定制度的组织机构。
主管定制度的一般都是行政部门或者企业发展部门,可成立专门的制定制度的领导小组。主管领导挂帅,分管业务领导为负责人,成员由各个部门的主管和主要业务负责人组成。
-
5
确定工作流程。
这一环节是将各个业务部门具体做的工作写清楚,部门内部要商榷的内容由各部门自行制定,商定出一个结果。需要沟通协调各个部室进行了,建议成立工作群或者开会的方式进行。具体分以下步骤:
1.部门内部意见统一。自行商议。
2.各个部门意见统一。因为一个制度里面可能交差其他部室的内容,岗位职责不可能全部界定清楚,例如:办公资产和固定资产的管理,就要求财务会同行政共同界定,如果产生争议,需要将问题提交分管领导决定。
3.领导之间意见统一。撰写好初稿后,各个部门意见汇总完备后,要进行部门领导会审,可一次性召开会议,便与节省时间,会议效果能大大提高效率。
-
6
明确时间界限。
明确制度出台的时间,议定的时间,什么制度什么时间必须要经过什么机构或领导审批完成。
-
7
多请教主管领导的意见。
见机行事,在主管领导不忙的时间,即是沟通请教,也是汇报请示。要想好怎么汇报,出现过什么问题,你如何来解决。不要把问题上交给主管领导,公司请你来就是定制度的,你定不了,你走人。
END
其他重要事项
-
1
明确组织和职责,工作内容也是权利之争,分管领导永远都不会觉得自己工作多。
要开会“面对面”的进行分工,最好出会议纪要,避免推诿扯皮。谁都想要不劳而获的成绩,你的会议纪录要记录那个分“蛋糕”人的话,其他的人,可以记录意见,但他们形成不了决定。
-
2
明确管理要求。
1.明确这个制度是由那个部门来执行,执行到什么程度。
2.明确这个制度是由那个部门来检查,怎么来检查,并要制度奖惩措施。没有奖励就没激励,没有处罚就等于没有制度。员工只关注公司检查的事,不会关注公司什么大局,什么方向的,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3.制度本身的定期整改和检查,随着公司的发展,某些制度会渐渐没有相关效力,或者不切合实际,就要进行修订和回顾、总结,重新更改章节内容。
END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