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报酬

2022年8月3日 30点热度 0人点赞

劳动者参加工作,提供劳动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获取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报酬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劳动者提供的劳动。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天然的矛盾,劳动者想获取更多的报酬,用人单位想支付更少的报酬。于是在这样的天然矛盾之下,就需要对劳动报酬进行明确约定,才能减少不必要的纠纷和争议。

工具/原料

  • 用人单位
  • 劳动报酬的约定
  • 劳动者

方法/步骤

  1. 1

    首先,用人单位可以事先通过人才市场的实际调研工作,将自己单位的工种与人才市场上相应工种的市场薪酬进行类型化对比,然后确定一个合理的、有竞争性的薪酬数据,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并及时更新数据库,以保持时效性和竞争力。

  2. 2

    其次,用人单位需要规范劳动报酬的约定方式和权限。不能一个劳动者一种劳动报酬约定方式,约定劳动报酬的权限掌握在不同的人手中,且必须之间有很大的差距,这样一来会造成管理不畅,降低管理质量和水平,二来会因为劳动报酬差异巨大产生争议和纠纷。

  3. 3

    再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规范的劳动报酬约定的规章制度,照章办事,会避免因人不同,因时不同而不同,因管理者不同而不同的局面,有利于解决劳动报酬争议,也有利于规范劳动报酬的管理工作。

  4. 4

    同时,各地因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不同,各地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也不尽相同。因此,用人单位在约定劳动者劳动报酬的时候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否则是违法的,也是会引发劳动争议的。因此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只能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只能以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作为参考依据,往上约定且保持竞争力,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5. 5

    另外,用人单位可以采用基本工资加绩效工作加津贴工资的方法约定劳动报酬。这种劳动报酬的约定为大多数用人单位采用,有其合理性和科学性,避免了整齐划一的僵硬方式的约定劳动报酬的方式。

  6. 6

    另另外,用人单位可以选择全额约定劳动报酬的办法来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劳动报酬,但是这种全额约定劳动报酬有其利弊,不利之处主要是没有考虑到个体的差异以及工作环境的变化。

  7. 7

    最后,针对一些特殊的劳动者,比如企业的高管、经理、财务负责人或者拥有特殊技术与技能的人员,可以通过年薪的方式来约定劳动报酬,以使得这些人能够因为劳动报酬而愿意留在该用人单位,为该用人单位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END

注意事项

  • 图片来自于网络,只为了说明问题和美观。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作者声明:本篇经验系本人依照真实经历原创,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展开阅读全部

laozhao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