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中毒中药疗法

2022年5月24日 12点热度 0人点赞

酒精俗称乙醇,广泛用于医用消毒,一般使用 95%的酒精用于器械消毒;70~75%的酒精用于杀菌,例如75%的酒精在常温(25℃)下,一分钟内可以杀死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白色念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更低浓度的酒精用于降低体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等。但是研究表明,乙醇不能杀死细菌芽孢,也不能杀死肝炎病毒(如:乙肝病毒)。故乙醇只能用于一般消毒,达不到灭菌标准。

乙醇还可以用于食用,如酒。因为它能作为良好的有机溶剂,所以中医用它来送服中药,以溶解中药中大部分有机成分。

酒精在中药使用上的作用:

1、酒精可以行药势,古人谓“酒为诸药之长”,酒精可以便药力外达于表而上至于颠,使理气行血药物的作用得到较好的发挥,也能使滋补药物补而不滞;

2、酒精有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析出,中药的多种成分都易于溶解酒精之中;

3、防腐作用。

饮酒后,乙醇很快通过胃和小肠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

摄入体内的乙醇除少量未被代谢而通过呼吸和尿液直接排出外,大部分乙醇需被氧化分解。

在乙醇的代谢过程中乙醇脱氢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主要分布在肝脏,在胃肠道及其他组织中也有少量分布。

乙醇通过血液流到肝脏后,首先被ADH氧化为乙醛,而乙醛脱氢酶则能把乙醛进一步催化为乙酸,在肝脏中乙醇还能被CYP2E1酶分解代谢。

人喝酒后面部潮红,是因为皮下暂时性血管扩张所致,因为这些人体内有高效的乙醇脱氢酶,能迅速将血液中的酒精转化成乙醛,而乙醛具有让毛细血管扩张的功能,会引起脸色泛红甚至身上皮肤潮红等现象,也就是平时所说的“上脸”。另外还有一种酶——乙醛脱氢酶,喝酒脸红的人是只有乙醇脱氢酶没有乙醛脱氢酶,所以体内迅速累积乙醛而迟迟不能代谢引起的。

乙醇代谢的速率主要取决于体内酶的含量,其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并与遗传有关。

人体内若是具备这两种酶,就能较快地分解酒精,中枢神经就较少受到酒精的作用,因而即使喝了一定量的酒后,也行若无事。在人体中,都存在乙醇脱氢酶,而且大部分人数量基本是相等的。但缺少乙醛脱氢酶的人就比较多。乙醛脱氢酶的缺少,使乙醛分解较慢,在体内存留时间较长,所以严格地说酒精的代谢速度是没法用一个准确的速度来描述的,因人而异。

一般情况下,饮酒者血液中乙醇的浓度在30~45分钟内将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降低。

当BAC超过1000mg/L时,将可能引起明显的酒精中毒。

中毒症状:头晕,心闷,焦渴,恶心呕吐;重者可出现举止轻狂,妄语,昏迷,胃肠出血等。

一下药方可供选用治疗:

工具/原料

  • 葛薯、白糖
  • 枳槟鲜果
  • 绿豆
  • 鸡蛋
  • 甘蔗
  • 茅梅叶、盐水
  • 生梨
  • 生葛根
  • 水、陈壁土、甘草

方法/步骤

  1. 1

    治疗方法一:葛薯适量,去皮切碎,白糖适量,共拌匀服用。(主治慢性酒精中毒)

  2. 2

    治疗方法二:绿豆15克,捣碎,沸水冲泡,候温服。(此方为解酒方)

  3. 3

    治疗方法三:柑桔皮15克,用水煎服。

  4. 4

    治疗方法四:鸡蛋2个,取蛋清服用。

  5. 5

    治疗方法五:甘蔗适度,捣烂榨汁服用。

  6. 6

    治疗方法六:茅梅叶50克,焙干,研细末,用盐水送服。(主治急性酒精中毒,酒醉)

  7. 7

    治疗方法七:生梨2只,生服。

  8. 8

    治疗方法八:生葛根适量,捣烂绞汁100-200毫升服用。

  9. 9

    治疗方法九:陈壁土或(伏龙肝)适量,与适量清水搅匀,澄清后取其上清液煎甘草30克,灌服。

    END

注意事项

  • 勿过量或空腹饮酒,尤其在节假日,不可暴饮。
  • 饮酒前一定要先吃一些含淀粉的食物。
  • 长期过量饮酒,对身体危害极大。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作者声明:本篇经验系本人依照真实经历原创,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展开阅读全部

laozhao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文章评论